新老师:既要做云海,又要做大树扎根于此
已过立秋,杭州的天气仍是"尽日炎炎酷暑蒸",但在杭州娃哈哈学校,居然有一群人要求再"热"一点?
没错!再热烈一点,再炙热一些——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杭州娃哈哈学校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日子。
新老师已先于孩子们来到校园,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熟悉校园的一草一木,为成为娃哈哈人做准备。
高温、烈日、热浪也不能阻挡新老师们的热情和干劲,他们徒步九溪十八涧,打卡杭州博物馆,细细感受杭州这方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水土。
在团建中深入了解彼此,增加归属感,让教师团队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干货满满的讲座里,新老师们已慢慢融入校园,融入本地 社区。
"不做教书匠,做接地气、扎根杭州的育人者",这是他们对新工作的期许。
当然,特殊时期,最重要的仍是防控疫情——每个新老师都已接受核酸检测,并实战演练了应对突 发状况的流程,确保每一位小鸿雁的安全。
▼
新员工培训简直可以说是娃哈哈学校百科指南,新老师们关于学校、关于杭州的疑问,都得到了清晰 全面的解答。
01. 理解使命——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堂落地
学校创始人杜建英女士作为开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新老师们讲述了学校的创办初衷、理念和愿景,详细阐释如何融入中国特色和本地文化,培养深谙中国文化、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博约致远素养的中国使者。
她更是强调,教育理念绝不能是泛泛之谈,需要通过好课堂来落地。对此,新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如何在教学中融合教育理念、开拓思维,在新的环境中传递自己的教育角色。
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找到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此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Alexander
作为老师,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Richard
编程的形式非常多变,我会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让孩子们爱上编程,具备编程思维。-----编程老师范志杰
02.深入校园——团队配合的力量
学校校长团队、行政中心各部门负责人也都悉数亮相,为新老师们详细地介绍部门工作和各自的负责区域,全力配合新老师们展开工作。
在教室里,老师们分组围成一桌,听老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老师们利用案例生动地讲解跨文化教学的挑战,输送班级管理秘籍,帮助新老师们尽快进入角色。
到了莫干山团建活动,老师们分班分组竞赛,在竞争和合作中培养默契,磨砺团队精神。
03. 领略杭城——阅读杭州这本书
杭州是新老师们即将扎根的地方,杭州也是娃哈哈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地方,了解这方水土的风土和气质,才能理解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人。
在唯美的动画视频和上城区文史研究会成员徐跃锋先生的娓娓道来中,新老师们对杭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他们也身体力行地去体会杭州的气质和底蕴,漫步九溪十八涧,品味江南的细致和优雅。
参观历史博物馆,聆听杭州几千年的历史变化。
在WBS上国学课,中方老师教外教读古诗古词,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表达方式。
练习书法,感受传统文化的隽永深邃。
▼
真正的融合扎根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停的思考和探讨,也需要思想的碰撞和大胆的创新,而杭州娃哈哈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包容度和塑造力的舞台。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们已经准备好成为滋养云朵的那片云海。新学期,我们来了!
Apr 02 ,2021
Mar 11 ,2021
Feb 01 ,2021
Jan 25 ,2021
Jan 18 ,2021
Jan 06 ,2021
Dec 27 ,2020
Dec 18 ,2020